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核心素养落地的几个关键问题(3)

来源:考试与评价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融合的国际趋势对我国具有重要启示。纵观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课程标准和我国已发布的高中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应作为课程标准的重要

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融合的国际趋势对我国具有重要启示。纵观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课程标准和我国已发布的高中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应作为课程标准的重要部分和内容。就课程标准的结构来说,应包含四个部分:一是教学目标,任何一个课程标准都应具有一个具体化的教学目标;二是教学内容,基于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课程内容;三是教学建议,为如何组织与实施课程内容提供相应指导和建议;四是质量标准,描述学生经历一段时间教育后所达到的基本水平。而关于课程标准各部分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总结来说就是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建议要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4];而作为评价体系核心部分的内容标准和质量标准应成为考试和评价的指导和依据,其中内容标准规定学生学了哪些内容,而质量标准则衡量学生学到什么程度,二者应共同指导考试与评价。

(二)核心素养与学科的关系探索

关于各学科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国际上主要有几种模式:一是直接将核心素养分解到各学科,每个学科都必须培养全部的核心素养;二是根据学科的独特价值,不同学科承载不同的核心素养要点;三是以配套文件的形式对学科所培养的核心素养进行外部补充说明。在我国,已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各要点与不同学科的对应关系如何?本研究采用Q分类方法(Q-classification method),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探索了不同学科对核心素养各要点的承载程度。

本研究选取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等22个学科的课程与教学领域专家、教研员、骨干教师共4 642名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编制了Q分类问卷,将核心素养的18个要点按照Q分类问卷所要求的“2项—4项—6项—4项—2项”以对称分布形式呈现,并分别对应最重要、很重要、重要、一般重要、较不重要五个维度。按照正态分布规则要求研究对象进行迫选,如“最重要”只能选2项,“很重要”只能选4项,最终形成了中小学22个学科的Q分布图,以及各学科对核心素养要点的承载程度排名情况表。研究表明:(1)不同学科对核心素养要点的承载程度不同。如小学数学承载的最主要核心素养要点是理性思维;小学英语承载的最主要核心素养要点则为国际理解。(2)一个学科可承载多个核心素养要点。如小学数学可同时承载理性思维、问题解决、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要点;小学英语则同时承载国际理解、乐学善学、人文积淀、人文情怀等要点。(3)一个核心素养要点也可被多个学科所承载。如“理性思维”可以同时被数学、科学、化学、地理、物理等学科同时承载。

就各核心素养而言,“人文底蕴”素养的主要承载学科是语文、英语、历史、美术、音乐等学科;“科学精神”素养的主要承载学科是科学、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学科;“学会学习”素养的主要承载学科是语文、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健康生活”素养的主要承载学科是美术、音乐、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学科;“责任担当”素养的主要承载学科是英语、品社、地理、历史等学科;“实践创新”素养的主要承载学科是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学科。厘清六大核心素养与各学科的对应关系,某种程度上为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即改变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导向组织课程,而以核心素养承载的课程簇群内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为基础,整合簇群内各学科内容,这也是当前一种非常重要的国际趋势,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三、变革教师教学方式

课堂是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中最为微观、具体的层面,是核心素养能否真正落地的重要环节[6]。课程改革要落地,其核心就是落实到教学中,只有通过教学,课程改革才能在课堂中实质性发生。因此,核心素养要落地,最终还是要承载在教师身上,承载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学方式变革是核心素养要求落地的关键环节,有必要对其做些探讨。

(一)对教学方式的理解

对教学方式的理解有诸多不同观点,本研究认为:教学方式特指为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教师、学生、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方法。从本源上说,教学本身是教师、学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包含了教学的组织方式、认知方式和活动方式。一是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人员组织,如教学班、学习小组的组织;内容组织,如基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学内容组织;环境组织,如教学环境的选择、教学资源的选择等。二是认知方式,可分为接受式和体验式(或互动式)学习,即学生通过间接和直接方式获取知识。三是活动方式,包括听课、练习、讨论、阅读、游戏、考察、实践、表达、表现等多种教学活动。

文章来源:《考试与评价》 网址: http://www.ksypjzz.cn/qikandaodu/2021/0708/2021.html



上一篇:浅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考试与评价
下一篇:让学生能欣然地经历语文学科考试与评价

考试与评价投稿 | 考试与评价编辑部| 考试与评价版面费 | 考试与评价论文发表 | 考试与评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考试与评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