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顺时应势确保连续稳定求真务实谋求灵活创新年(3)

来源:考试与评价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近10年高考中,乙卷对“热、光、原”部分的考查均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原子物理部分的“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考了6次(含2010年第14题),“能级跃迁

在近10年高考中,乙卷对“热、光、原”部分的考查均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原子物理部分的“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考了6次(含2010年第14题),“能级跃迁”考了3次.光学部分的“全反射与折射”考了6次,“平面镜成像”考了2次(含2010年第20题),物理光学考了4次.热学部分则经常以热学考点综合的形式进行考查,如结合“分子动理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考查了7次(其中汽缸模型考查了3次),气体压强的估算考查了1次,2010年的第19题则只对“分子动理论”进行考查.

(2) 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

从对“运动和力”、“动量与能量”、“场和路”等主干知识的考查来看,试题重点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典型运动,着重考查了加速度、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平衡、万有引力定律、电场力和能的性质、电学实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分子动理论、平面镜成像、核反应方程等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

其中6种典型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简谐波)在大纲中都是Ⅱ级要求,统计表明每年高考至少考查其中的4种.2010年除简谐波未考,其余5种均以各种题型予以考查.如第22题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频率、线速度的计算,第25题考查双星的匀速圆周运动,第26题考查从定点发射的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我们认为,立足基础抓主干,聚焦热门考点,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科能力,提高复习效率,走向高考的成功.

4.2.2 推陈出新 强调过程 多层次多角度地考查能力

纵观2010年高考乙卷物理试题,可以看出,8道选择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2道实验题主要考查基本的实验能力和运算能力;3道计算题梯度分明,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建模能力、理解和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试题虽然延续了历年来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作为高考考查重点的思想,但主要考查学生基本的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有所降低,如第22、23(4)题要求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第25题要求“结果保留3位小数”.

(1) 常规问题推陈出新

2010年乙卷所涉及的背景材料和物理过程大多比较典型和常规,但是平中见奇,命题者对每道试题的编制都深思熟虑,考查角度及呈现方式均有创新,以能力立意,推陈出新,在考生原来比较熟悉的模型中,进行知识点的重组、变形和迁移,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查考生.如第22题(实验题),则是在2005年高考上海卷第23题(计算题)基础上简化物理过程,适当变换物理情景,使试题阐述更加简明,成为一道很好的现行课程版的高考试题.正所谓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高考命题也在与时俱进.这个实验所蕴涵的物理思想和方法也在日臻完善.

如前所述,命题者往往从教材、高考试题、竞赛试题、科研测试题、调考试题、传统习题等途径提取素材进行命题,因此应当引起我们复习备考的高度重视.

(2) 分步设问 梯度合理 引导探究

乙卷3道计算题均采用递进式设问方式,梯度合理.如第25题考生通过第(1)问“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掌握了双星运动的特点,然后将双星模型迁移到第(2)问的“地月系统”中处理问题.命题很好地渗透了新课程理念,这是一种思维探究,它是实验探究的更高层次.

第26题,第(1)问研究——沿特殊方向(y轴正方向)发射的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和比荷;第(2)问则变换对象研究——此时刻仍在磁场中的所有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的取值范围”; 第(3)问进一步变换角度研究——“从粒子发射到全部粒子离开磁场所用的时间”.

显然,命题者以定点发射的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为素材,通过由个体到群体、由时刻到时间、由特殊方向到所有方向的命题设计,逐步渗透对问题的探究方法,并考查优秀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对中学物理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3) 思维探究重视过程与方法

高考历来倡导通过认真审题理解物理情景、对物理过程和临界状态进行分析与推断,找出这些物理过程和状态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并用公式准确表述出来,灵活运用物理方法和数学工具解答问题.第21题就是体现“思维探究重视过程与方法”的佳作.

文章来源:《考试与评价》 网址: http://www.ksypjzz.cn/qikandaodu/2021/0718/2053.html



上一篇:高三备考中如何进行探究性习题整合对年深圳一
下一篇:新时期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学校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考试与评价投稿 | 考试与评价编辑部| 考试与评价版面费 | 考试与评价论文发表 | 考试与评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考试与评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