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试与评价》栏目设置[06/28]
- · 《考试与评价》刊物宗旨[06/28]
- · 《考试与评价》征稿要求[06/28]
- · 《考试与评价》投稿方式[06/28]
- · 《考试与评价》收稿方向[06/28]
减轻考试压力,从“育分”转到“育人”(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考试评价之变】 三是利用数字化赋能。升级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强化资源供给。 推进优质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需要动员各方
【考试评价之变】
三是利用数字化赋能。升级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强化资源供给。
推进优质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来共同做好这项工作,教育部今年还将推动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在实施路径上,重点是以“四化”缩小“四个差距”,即以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为重点,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差距;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为重点,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以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化为重点,加快缩小校际教育差距;以推进教育关爱制度化为重点,加快缩小群体教育差距。力争到2035年,整体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
负责人:义务教育学校和广大教师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积极奉献,为落实“双减”作出了重要贡献。过去这一年,学生作业负担有效减轻的目标基本实现了。
负责人:“双减”不是目的,是手段。通过“双减”,进一步撬动基础教育整体变革,系统推进课程教学、考试评价和招生管理改革,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重塑基础教育生态。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四个更”,即全面发展的理念更鲜明、标准化建设程度更高、教师队伍更强、人民群众更满意。2021年年底,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通知》,从全国范围内组织遴选135个县区率先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工作,提出了20条攻坚清单,着力破解重点难点问题,探索优质均衡实现路径和有效举措。教育部还指导各地制订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规划,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重大工程项目,进一步补短板、兜底线,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3、完善质量评价: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负责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是确保“双减”全面落地的治本之策。2021年年底,我国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了县域基本均衡,这是义务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远景目标的部署,下一步重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期盼。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也是深入落实“双减”的重要任务,一年来我们对此进行了认真谋划和积极推动。
为有效推进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教育部建立了首批12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覆盖东中西部地区和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等,推动结合不同实际深入探索落实中央关于基础教育重大决策部署、完善基础教育治理体系、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各实验区在强化党委政府统筹协调作用、落实“双减”、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推进教育数字化等方面深化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并有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正从深水区突围。
严格规范招生管理。实现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并从实际出发,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的地方,稳妥推进多校划片,采取随机派位方式入学,并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小学初中强弱结合对口直升、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薄弱初中学校等方式,均衡入学机会。深入推进中小学“公民同招”和普通高中属地招生,坚决遏制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维护良好招生秩序。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坚持“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含政府购买学位)达90.9%。
为有效支撑“双减”工作,我们升级开发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服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升级后的平台包含10个版块、53个栏目,资源总量达3.4万条,是改版前的3.1倍。其中课程教学板块覆盖各年级、各学科,涉及30个教材版本共19532课时;课后服务板块有科普教育、体育锻炼等6个栏目,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去年秋季学期,平台月均浏览量达4.5亿,今年3月改版后,4月份浏览量达12.7亿,到7月份平均每月浏览量8亿左右,受到社会普遍好评。根据380多万份随机问卷调查,平台满意度超过85%。平台已有3.1万条资源被用户点赞,占资源总数的90%。
2、调整考试评价:撬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深化
文章来源:《考试与评价》 网址: http://www.ksypjzz.cn/zonghexinwen/2022/0726/2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