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教材重点:安全生产事故案

来源:考试与评价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基本方法:企业生产过程中隐患的识别和预测方法主要有经验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因果关系分析法、人的可靠性分析法、人机环境系统分析方法等。优化方法时,在

基本方法:企业生产过程中隐患的识别和预测方法主要有经验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因果关系分析法、人的可靠性分析法、人机环境系统分析方法等。优化方法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可采用人机回路与故障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预测。 

该方法的预测对象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机环境的分析和预测,可以直接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事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的状态。环境状况等直接隐患,同时也能揭示出潜在的本质原因,即管理中的间接隐患。借助故障树分析技术,对隐患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预测由隐患引起的事故定性定量结论,得出直接隐患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

事故类型预测:该预测模型主要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机械损坏、压力容器爆炸、火灾等事故隐患的定性分析和预测。 

重大危害识别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生产中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重大恶性事故的不断发生,工业灾害的预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际社会。重大工业事故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易燃物质泄漏,与空气混合形成易燃烟雾云,遇到火源引起火灾或爆炸,或两者兼有;另一种是大量有毒物质突然泄漏,造成大面积死亡、中毒和环境污染。这些涉及各种化学品的事故虽然有不同的原因和影响,但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它们是无法控制的事故,可能造成厂内外大量人员伤亡,或造成大量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或两者兼而有之。根本原因是储存设施或使用中存在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这清楚地表明,造成重大工业事故的可能性不仅与化学品的固有特性有关,还与设施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有关。预防重大工业事故的第一步是识别或确认高风险工业设施(危险源)。 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列出了20种重点管控有害物质,如表所示。

根据《塞维索法案》提出的重大危害识别标准,1994年英国共识别出1650种重大危害,其中一级重大危害200种;德国于1985年确定的重大危害有850项,其中60%为化工设施,20%为炼油设施,15%为大型易燃气体和易燃液体储存设施,5%为其他设施。 1992年,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颁布了《高危化学物质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标准,提出了137种易燃、易爆、高反应性和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危急程度OSHA估计符合标准要求的危险源超过10万个,要求企业在1997年5月26日前完成对上述危险源的分析评估。

国际劳工组织组织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条件,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重大危害识别标准。标准的定义应该反映当地急需解决的问题和一个国家的产业模式。可能需要有特定或一般类别或组合的有害物质清单,并列出每种物质的限制或允许数量。如果设施现场的有害物质超过此数量,则可归类为重大危害。设施。任何标准清单都必须清晰明确,以便雇主可以快速确定其控制的哪些设施在标准定义的范围内。将所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工业过程都指定为重大危害是不现实的,因为由此产生的清单将过于广泛,现有资源无法满足要求。标准的定义需要根据经验和对有害物质认识的不断加深进行修订。

文章来源:《考试与评价》 网址: http://www.ksypjzz.cn/zonghexinwen/2021/0712/2034.html



上一篇:研究生考试中,二本生复试被刷掉的人数最多,
下一篇:2021年全国医师资格综合笔试考试复习知识点分享

考试与评价投稿 | 考试与评价编辑部| 考试与评价版面费 | 考试与评价论文发表 | 考试与评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考试与评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