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那三次决定命运的考试(3)

来源:考试与评价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平生最不怕的就是考试,最热衷的也是考试,因为我从小便被人欺负、被人歧视,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什么都矮人一等,除了努力学习以证明自己还有

我平生最不怕的就是考试,最热衷的也是考试,因为我从小便被人欺负、被人歧视,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什么都矮人一等,除了努力学习以证明自己还有一点可取之处外别无他法,而考试便是验证学习成绩的最直接、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所以,尽管当时很少有人重视学习,也都不看重考试成绩,但我还是盼着考试,希望通过考试有个扬眉吐气的机会,进而被人刮目相看。

这三次考试,都被我抓住了。通过了这三次考试,我的人生也被改写了。为此,我感谢这三次考试。

我之所以能在这三次事关命运的考试中“胜出”,与我几十年来的读书爱好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人生的考试不只在考场。在人的一生中,除了这种走进考场答题、也会得个考分的考试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非正式的考试。在人的一生中,不是一两次考试考好了,就吉星高照、万事大吉了,有些无形的考试远比这些有形的考试重要。现实生活中,既有毕业多年一事无成的高考状元,也有一次考试不佳、错失许多机缘、但最终却创造出不凡业绩的英才。期望一考定终生、考得好就一劳永逸,是很幼稚的。人的一生,就是由无数个考试组成的,有形的、无形的考试将伴随人的一生,我们经常都处在考场之中,所以要有随时应考的思想准备,认真答好每一道人生考题。

我即将告别职业生涯之际,报社派出审计小组,对我进行离任审计。这对我是又一场考试,而且是更严格、更全面、更具体的考试,而30多年的自省自律、慎独慎微、“夹紧尾巴做人”、脚踏实地做事,让我坦然接受了这次“考试”。也就是在此时,我才从审计报告中获知:光明日报社共对我进行过13次考核,我获得的“优秀”等级有9次。听说,许多人工作多年都与“优秀”无缘,而我居然得了这么多个“优秀”!这让我有了一点欣慰:人生的这一张答卷,我也算及格了。当然,我也不会幼稚到为此骄傲自满。

我剩下的时光不多了,也不会有人再来考核我了,我也无须别人来考核,但我会自己给自己打分。

(作者系光明日报高级记者。)

人的命运常常和考试连在一起。一考定终身的事,在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许多人就是通过考试脱颖而出的。

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曾让不少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个人命运借助考卷彻底改变。新中国虽然没有了科举制度,但并没有取消考试,许多考试仍然可以决定命运、改变命运,考试仍然不失为一种相对公平的评价机制和人才选拔方式。

人的一生,常常要面对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考试。求学期间的考试,多如牛毛,自不待言;就业之后,也会遇到各种考试。其中,有被动应考的,也有主动参考的。有的考试,尽管当时很重视,但事后看却无关紧要;有的考试,可能当时并不太在意,但却决定了此后的人生走向,甚至影响了一生。所以,尽管许多人都是“久经考场”,但许多考试考过之后就忘了,难忘的考试可能只有那么几次,而改变命运的考试尤其难忘。

对我来说,有三次决定命运的考试,是不会忘记的。

头一次,是1972年年初的升高中考试。那时,尽管农村许多小学都“戴帽子”办起了初中,但能够读高中的还是极少数,记得我们考高中那一年升学率还不到20%。当时,我年龄尚小,身板单薄,难以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果考不上高中,我就必须在农村“修理地球”,父亲对此深感忧虑,也不止一次对我表达过,我的心理负担也很重,就连做梦都梦见过考试,但我对此一筹莫展:因为那两年正是“文革”,我接受的教育形同儿戏,很多知识都很欠缺,更不知道考高中要考哪些内容、如何复习,我甚至连复习的时间、复习的资料都没有。也许是有千余人参加、却只录取200人的升学考试竞争太激烈吧,这次考试也特别正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那种“架势”:考卷是密封的,考生名字也是密封的,监考也是极为严格的,堪比现在的高考。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我不仅考了个第一,而且总分遥遥领先,我的“知名度”也因此大增,我也因此“毫无争议”地被录取了。

第二次,就是十年浩劫后的首次高考了。这次高考,全国积压了11届初高中学生,仅报名应考的就有570万人,最初计划录取还不到20万人(后来扩招了“走读生”,最终达到27万人),我所在的地区高考录取率只有4%,但这些情况我当时并不清楚,还是满怀信心地准备迎考,而且期望值不低,我甚至看不上当地的大学。那时,我在一个国营农场当农工,因为喜欢写稿,也向外面投稿,常常被抽出来写材料,在农场已是小有名气,在高考报名前就被农场许多人看好。这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嫉恨,农场政治处管报名的人一开始就有意刁难我,他以我未能提供高中毕业证明而拒绝报名(其实,当年对学历并没有硬性规定,没有高中毕业证,但能达到同等学历即可,许多初中生都毫无障碍地参加了高考),直到报名截止日的最后半天,远在东北老家的中学才寄来了我的高中毕业证明,我再次前去报名,农场政治处那个人才不得不接受我的报名。如果再晚半天的话,我将与这盼望已久、来之不易的高考失之交臂。

文章来源:《考试与评价》 网址: http://www.ksypjzz.cn/qikandaodu/2021/0624/1976.html



上一篇:晏殊退考
下一篇:课标样题在考试测评中的价值以化学学科为例

考试与评价投稿 | 考试与评价编辑部| 考试与评价版面费 | 考试与评价论文发表 | 考试与评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考试与评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