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康熙时期武举科考制度的四次改革及其历史影响(5)

来源:考试与评价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4 武举取士逐渐受到社会重视 武举科考制度的确立,其本质就是为国家选取具有文韬武略的武备人才,但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受到“重文轻武”社会风气的

3.4 武举取士逐渐受到社会重视

武举科考制度的确立,其本质就是为国家选取具有文韬武略的武备人才,但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受到“重文轻武”社会风气的影响,武举取士并不受社会大众的推崇和重视。康熙时期,由于国内战事需要,急需征召大量的武备人才充任到军队中去,为了吸引考生前来报考,康熙采用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做法,对武举中举者授予较高的官职来吸引考生前来应试。康熙十八年(1679 年),对武进士的授职进行了改革,以“定例内武进士,除一甲三名外,前五十名以营守备用,后五十名以卫守备用[25]。”康熙初期,授予武进士及第者的职务均不高,多为五品。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康熙采用大臣建议,开始大幅度提高武进士及第者的官衔,将“状元授为一等侍卫,榜眼探花授为二等侍卫,二甲十三名授为三等侍卫,令戴孔雀翎,三甲记名三十六人,倶授蓝翎侍卫,余照例拣选补用[26]。”由此可知,康熙时期提升了武举殿试及第者的官位,以一甲第一名授正三品,第二名授从三品,第三名授正四品,二甲及第者授正五品,三甲则授正六品。

从对武进士及第者授予的官职来看,比起同时期授予文进士的官职要平均高出2-3 个品级,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士人参加武举科考的积极性,武举取士逐渐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与重视,康熙后期,参加武举科考的考生数量直线上升。尤其是江西、福建等南方各省的武举乡试应试人数逐渐增加,录取的人数也随之增加。康熙一朝录取的武进士,是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皇帝执政期间录取人数最多的,康熙皇帝任内共举行了21 次武举殿试,一二三甲共录取2 364 位武进士,其中最受重视的是一甲三名[27]。一甲武进士的籍贯分布和考生来源非常广泛,表明当时国家对武举考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4 结束语

康熙时期对武举制度的改革,不仅从考试制度和程序层面进行了大范围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社会对武举科考的观念,使得武举科考成为一种广受社会关注的人才选拔方式。通过改革,短时期选拔和任用了大量文武兼备的优秀武备人才为朝廷所用,形成和助推了当时社会的尚武之风。即使对于没有中举的武科考生,统治者认为他们仍是各省的武备精英,应该择优为朝廷所用。武举落第者虽然不能马上获得朝廷的认可和相应官职,但由于参加过武科考试,也可以被给予特殊的资格参加兵部举行的一系列考试,通过的应试者可派往各军行营任职,这也使得各省武举落地考生中的优秀者,被及时的发掘与起用,为国家效力。这种不靠“一试定终身”的做法,为中国后世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1]鄂尔泰.八旗通志初集[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3:169-190.

[2]王道成.科举史话[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8:119-129.

[3]朱诚如.清史图典(第一册):太祖太宗朝[M].北京:紫荆城出版社,2002:177-190.

[4]陈林,徐路英.清康熙时期武举制度变革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31(1):105-108.

[5]魏源.圣武记[M].台北:中华书局,1962:44-46.

[6]李兴达.中国科举制度史[M].台北:交津出版社,1995:55-59.

[7]王凤杰.我国古代武举武学与体育教育发展之关系探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29(3):49-51,64.

[8]许友根.武举制度史略[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220-230.

[9]李民.清代科举图鉴[M].长沙:岳麓书社,2015:88.

[10]宋元强.清代科举制度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11-125.

[11]胡平.清代科举考试的考务管理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31-243.

[12]高宗敕.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M].台北:华文书局,1963:331-339.

[13]毛晓阳.清代科举宾兴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55-457.

[14]李林.清代武生的管理、训练与考课[J].史学月刊,2015(12):50-60.

[15]宋昌斌.中国户籍制度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6:339-347.

[16]谭吉琮.历代科举考[M].台北:新文丰书局,1985:553-557.

[17]李世愉.中国科举制度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442-447.

[18]刘兆镔.清代科举考[M].台北:东大出版社,1977:113-117.

[19]齐如山.中国的科名[M].台北:新闻出版社,1956:244-247.

文章来源:《考试与评价》 网址: http://www.ksypjzz.cn/qikandaodu/2021/0507/1677.html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写作中等生的写作技巧
下一篇:成功从放下食物开始

考试与评价投稿 | 考试与评价编辑部| 考试与评价版面费 | 考试与评价论文发表 | 考试与评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考试与评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